新闻中心对外披露的最新执行成果,源自公司治理层的持续投入与全链条的协同推进。我们以ESG为指引,建立了以数据驱动、以透明度为核心的运营体系。首先在治理结构上,成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,直接向董事会汇报,覆盖环境、劳动与人权、商业道德、社区参与等议题。
委员由来自业务、采购、人力和法务等多个部门的高管组成,年度工作计划公开发布,季度执行情况在公司内部网和公开披露平台同步更新。
在环境方面,企业继续推进低碳转型。能源管理系统覆盖核心制造环节,能源强度较上一年下降12%,全年用电量降低约15千兆瓦时,折合减少碳排放约1.3万吨。当地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68%,从源头减少了不可回收物的投放。供应链方面,我们推动供应商实现碳排放和水足迹的披露,已有72家核心供应商完成年报披露,覆盖率达到85%。
这些数据的背后,是对数字化监控的持续投入:传感器、能耗监控系统、和云端分析平台的联动,让每一个环节都可追溯、可对比、可改进。
在社会方面,我们将员工成长与社区赋能作为双轮驱动。公司内部技能培训时长增加34%,覆盖率提升到95%,女性员工占比提升至40%,并纳入家长友好政策,倡导弹性工作制,帮助员工兼顾职业与家庭。对外,累计投入公益捐助与志愿服务超过两千五百万元,参与志愿者时长超十二万小时;在教育、卫生、应急救援等领域,我们与3家本地公益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推动孩子的科学启蒙、乡镇卫生条件提升和灾害应急培训的落地。
透明度方面,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公司年度报告中独立呈现,关键指标与年度目标一并公开,接受第三方审计的覆盖面扩大到60%的经营单位。针对员工和社区的反馈机制也持续优化,开设公开的“社会责任热线”和季度圆桌会,确保民事社会团体、顾客代表和员工代表的意见能够直达决策层。
通过这些举措,我们不仅在数字上呈现成果,也在制度上凝聚共识,确保每一项承诺落地到具体的场景。下一步,我们将聚焦供应链协同、区域绿色转型和参与型治理,推动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与更深层的跨界协作。面向未来的承诺与行动站在新的发展阶段,我们以“共创、共赢、可持续”为原则,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本的价值创造。
第一,把目标定得更清晰、可测、可追溯。到2027年,力争将碳排放强度再下降20%、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45%、供应链披露覆盖率达到95%,并将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15%。为实现这些目标,企业将加大在清洁能源、低碳设备、循环经济方面的投资,设立专门的产线改造基金,推动主业与绿色科技的深度融合。
第二,深化社区与教育领域的协同。我们将在四个地区建立“社区创新实验室”,通过与学校、企业和非政府组织联合开展的实践项目,帮助青年人获得职业技能和创业机会。对社区的关注不仅体现在捐赠,更体现在参与式治理与共同设计上:社区议事厅、志愿者导师计划、灾害应急演练等活动,将成为常态化的公共服务。
第三,强化供应链的韧性与公平。为应对全球化市场的波动,我们将推动供应商在环境、劳动、合规方面的绩效考核纳入供应链评估体系,并提供培训与资金支持,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治理水平。对外,我们将持续公开供应商名单、考核指标及改进行动,增强市场透明度。
第四,数字化与创新并行。采集到的数据将用于优化生产计划、降低资源浪费,同时通过公开透明的数字仪表板,让公众看到企业的每一个阶段性成果。
我们期待与各方合作者共同推进一个更具包容力的商业生态:在制定未来目标时,我们将主动邀请员工、客户、社区、学术界和投资者参与对话,确保企业的成长符合社会的共同利益。新闻中心将继续关注并及时披露执行情况,欢迎社会各界给予监督与参与。